徐欣琦骑车去学驾照。
徐欣琦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。
你尽可以用“攒劲”“宝藏”“飞扬”“努力”“懂事”等词语来形容徐欣琦,但当身高1.83米的他站在你面前时,你会觉得所有的词语都很多余。
今年暑假,徐欣琦比迎战高考更忙更累。下午5点,他要去烧烤店打工,背心和大裤衩是工作装,菜单、点菜器是标配,点菜、端菜、擦桌椅、摆餐具、串羊肉、开啤酒是工作内容,忙到深夜一两点是常态。回家睡上五六个小时后,他必须让疲惫的身体离开床,吃完早点后骑上自行车去5公里外的驾校学驾驶。
如此紧锣密鼓的安排是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:没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。因为保护他的伞——爸爸已于3年前去世。现在,他必须做奶奶和妈妈的保护伞,保证不让她们担心,保证她们以后的幸福安康……所有的保证,只有靠不懈的努力来实现。
仅仅是打工和驾驶,有点“宜乎众矣”。事实上,徐欣琦从小就很攒劲,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全能型选手,篮球、足球、游泳、健美、象棋……不敢说样样精通,但每样都学得不错。
他曾经是学校篮球队的种子选手,曾经是足球队的前锋,曾经在社区象棋大赛中把一众老大爷杀得人仰马翻,曾经骑着自行车从贺兰县城直奔贺兰山……为了突破自我,他甚至练习了演讲和口才。“演讲学得不太好,现在接受采访还有点紧张。”徐欣琦挺自责。其实,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中学生,能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已经非常不容易了。记者开玩笑地问他是不是想拥有外交家那样的风度,他一本正经地回答:“是。”
当村医的妈妈有点心疼儿子的懂事,多次叫他停下来,慢慢来。但早出晚归的她,连儿子的一日三餐都照顾不了,哪里还有时间去管儿子打工和学习本领。
收拾行李去南京报到之前,徐欣琦简单盘点了一下这个暑假的收获:在烧烤店挣到了6000元学费,考取了驾照,打了4场篮球,踢了一场足球……“科目三考了两次,不应该的。”徐欣琦检讨自己。妈妈说:“儿子,你已经很棒啦,有的人几年都考不到驾照哩。”
徐欣琦给妈妈讲了《论语》里的一句话:父母唯其疾之忧。意思是父母只需要在儿子生病时操心就行啦,其他诸如学业、生活、成绩等方面,儿子只要做得足够好,就会让父母找不到操心的理由。
徐欣琦就读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。学院的目标是“经天纬地,慧通时空,建成具有空天特色的世界一流电子信息学院”。学院的目标和徐欣琦的个人目标很搭,努力奔跑的孩子跑进一所努力攀登世界顶峰的大学,未来的故事,没有理由不精彩。
这个国庆节,徐欣琦在学校打了几天篮球,很过瘾,这样的安排,非常符合他的个性。